認識腹壁疝氣:常見症狀與緊急警訊
編撰: 三軍總醫院 減重代謝暨消化系微創手術中心 徐國峯醫師
認識腹壁疝氣:常見症狀與緊急警訊
腹壁疝氣(Ventral Hernia)是常見的外科疾病,當腹部肌肉或組織因為薄弱或損傷,導致腹腔內的腸子或脂肪組織向外突出,便形成所謂的疝氣。了解其常見症狀與可能出現的緊急徵兆,能幫助您及早發現問題並及時就醫,避免嚴重併發症的發生。
一、腹壁疝氣的常見症狀
腹壁疝氣的表現因人而異,可能與疝氣的大小、位置、或個人活動習慣有關。以下為常見症狀:
◆ 腹部腫塊
最常見的徵兆是在腹部(特別是肚臍附近或過去手術疤痕處)出現可見或可觸摸的膨出。這個腫塊在站立、咳嗽或用力時變得更明顯,躺下時可能變小或消失。根據醫療統計,約80%的疝氣患者會有這種表現。
◆ 疼痛或不適
疝氣部位可能出現悶痛、壓迫感或灼熱感,尤其在久站、搬重物或運動後更為明顯。雖然疼痛多為輕至中度,但仍可能影響日常活動。
◆ 消化系統不適
部分患者會感到腹脹、消化不良或輕微噁心,特別是當疝氣壓迫到腸道或周邊組織時。
提醒: 小型疝氣有時無明顯症狀,僅在健康檢查或就醫時被發現。如果您發現腹部有異常腫塊,應主動諮詢外科醫師進行評估。
二、需要警覺的緊急徵兆
某些情況下,腹壁疝氣可能發生嚴重併發症,例如嵌頓(疝氣卡住,無法推回腹腔)或絞窄(疝氣內臟器官血流受阻),需立即處理。以下症狀為可能的警訊:
◆ 突發劇烈疼痛
疝氣部位出現持續性、強烈的疼痛,可能表示組織已經受壓或壞死。
◆ 腫塊變硬且無法推回
原本可推回腹腔的腫塊突然變得堅硬,且無法還原,可能是嵌頓疝氣的徵兆。
◆ 嚴重噁心或嘔吐
若伴隨腹痛,應懷疑腸道可能受壓或阻塞。
◆ 腫塊處發紅、發熱或腫脹
皮膚變色、觸摸時發熱,可能是感染或血流受阻引起的組織缺血。
◆ 發燒或全身不適
合併發燒、乏力等全身症狀時,可能表示病情惡化或已有嚴重併發症。
根據醫學研究,若絞窄疝氣未及時處理,恐導致腸壞死,死亡率可能超過5%。因此出現以上症狀應立即就醫。
三、出現症狀時該怎麼辦?
✅ 觀察並記錄症狀
若發現腹部有不尋常的腫塊或不適,請記錄症狀出現的時間、頻率及可能誘因(如咳嗽、提重物),並儘早安排外科門診。
✅ 立即就醫的情況
如出現上述任何緊急徵兆,請立刻前往急診或聯絡醫療單位,切勿拖延。
✅ 避免加重疝氣
尚未就醫前,建議避免提重物、劇烈運動或其他會增加腹壓的行為,如用力咳嗽、解便等。
結語
腹壁疝氣在早期多可透過簡單的檢查發現,且大多能以手術方式治癒。及早察覺症狀、主動就醫,是預防併發症、維持生活品質的關鍵。若有任何疑問,請洽詢您的主治醫師或外科專科醫療團隊。
資料來源:
Johns Hopkins Medicine – Ventral Hernia
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 – Patient Education: Ventral Hernia